|
当前位置: 学院新闻

天津大学王汉杰教授来北京理工大学开展“高水平学术前沿”系列学术报告

来源:    编辑:肖雯   审核:周连景   发布日期:2023-11-28

为加强学术交流,应bet365 スロット おすすめ霍毅欣教授邀请,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教授于11月21日带来了题为《纳米光遗传工程菌的应用》的学术报告。报告由马晓焉副研究员主持,近4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。

王汉杰团队针对如何精准调控“在体制药工厂”的药物生产,率先利用“稀土上转换为解决光信光遗传学”策略,融合了生物医学工程、合成生物学、纳米生物学,开创性地为肠道工程菌装配“感光元件”。为解决光信号组织穿透性不足的问题,创新地引入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,将组织穿透性更强的近红外光转换为蓝光可见光,实现了肠道工程菌在体药物生产的精准调控。本次报告围绕纳米光遗传工程菌,介绍了其调控元件设计、研究现状及未来应用场景。

王汉杰教授的报告主题新颖,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。参与师生热情高涨,与王汉杰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。其研究为肠道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,同时也为学院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启发,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科的交叉融合。

附:王汉杰教授简介

王汉杰,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,曾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,入选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(首届)。2003-2007年于天津大学获得本科学位,2007-2012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期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,2012-2013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后研究工作,2013年至今于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。研究方向包括利用纳米生物学、合成生物学及光遗传生物学的理论技术,探索疾病发生新机制,提出疾病诊疗新思路,建立疾病防治新模式。首次提出的“光遗传工程菌”技术方法,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关注。目前在Cell Reports、Nano Today、Advanced Materials、ACS Nano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19篇,参编专著一部,共授权相关中国发明专利17项,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 (特等奖2项,一等奖5项) 其中包括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,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。现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委员、中国纳米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等。